时间对于人类来说,感受是统一的吗?答案是不一定。
(资料图片)
2007年,日本动画电影《秒速5厘米》上映,这部电影名称的来源,是樱花掉落的速度为每秒5厘米,并以此引发一连串人间的相遇、分离与深思。
人类会用樱花下落的速度去衡量人心,也有人会用不同的时间长短,重新衡量人生的长度。2023年,美国的尼古拉斯·莫尼教授撰写的《生命的时间轴》一书在国内印刷出版,从弹道、心跳、蝙蝠、花、蝉、熊、弓头鲸、狐尾松、龙王鲸和生命开始的十个不同时间轴,重新描绘时间的长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时间的感受不仅不统一,甚至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意识中的。当人类的意识仍然处于混沌,像动物一样自生自灭,时间对于人类来说其实并不存在。
《纲鉴易知录》曾这样介绍时间的起源:天皇氏“始制干支之名,以定岁之所在”;地皇氏“是分昼夜,以三十日为一月”;伏羲氏“作甲历,定四时”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此时对于时间的感知就相对确定下来。
如今,随着时间的不断精确,我们进入了更快的节奏:从百米运动员跑步的0.01秒比拼,到生产线上数秒钟移动的、等待焊接和组装的器械,再到上班高峰期间隔几十秒一趟的地铁,挤满了不愿意迟到的人们。和农业时代的人类相比,对商业社会的人们而言,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快速也更缺乏感受力。
或许是时候抬头看看星空和生命,看看更恒长的时间里,生命的变化了。
资料图
时间的短与长每一个不同的生物,都生活在自己的时间之中。
在小说《红与黑》中,主人公于连曾经感慨:一只蜉蝣在夏季长长的白昼里,早晨九点钟出生,傍晚五点钟死亡,它怎么能理解黑夜这个词的意思呢?
和蜉蝣相比,人类的时间要长得多。但和另外一些物种相比,人类的时间要短得多,比如:弓头鲸。莫尼教授谈到,年龄最大的弓头鲸,出生于1848年前,此时仍然在阿拉斯加水域游弋着。
但是,莫尼教授的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对比时间,也并不是排列组合后向读者介绍不同生命时间的长短,而是通过精心选择了十个不同的(事实上书中远远不止十个)事物和生物的时间段,用诗意的语言,向读者介绍时间对于每一种生命的不同。
第一个是弹道,存在于自然生物中的弹道,比如钟型水母,拥有刺丝囊,可以在一微秒发射针刺,扎入到猎物甚至人类身上。而可以与刺丝囊发射竞争“自然界最快运动”的,是真菌向空气中弹射孢子。
第二个是心跳,这与人类息息相关,但也不仅仅是人类。人类在一生之中,可能完成30亿次心跳,而当心脏不再跳动,也就是死亡已至。莫尼教授在书中写到:感受着心脏的跳动,我似乎可以确定过去、现在和未来都是实实在在的时间。
随后,包括弓头鲸在内,莫尼教授一直谈到了地球上生命的历程——40亿年。40亿年是什么概念?这是无数生命诞生又灭绝的时间,是从微生物一直到复杂生物构建的过程,也是地球上无数次沧海桑田与地质排列组合的过程。
细胞化石甚至可以从35亿年前一种澳大利亚发现的燧石中找到,也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、40亿年前很可能由细菌产生的氧化铁上。尽管如此,人类仍然不知道生命是如何开始的,只能推测。莫尼教授在书中写到了宗教对于生命起源的构建,也谈到科学不断追寻生命的产生: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科学是现代人的神话,我们从中不断构建自己的诞生。
在过去40亿年的时间流逝中,生命在大踏步地前进,或长或短。然后,再过几十亿年,随着太阳的能源耗尽,生命或许重新归于沉寂。
这是这本书的大概内容,薄薄的一本科普著作。作者莫尼教授是迈阿密大学的生物学教授、真菌学家,同时是该校通识教育专业“西部项目”的负责人。但是,这本书又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书,读者既可以从中看到文学,亦能看到哲学。
从一本科普书的角度来说,这本书的写作非常优美,如同散文一般,每一章节有很多的故事,看起来散乱但又主题明确。因此,如果从“如何讲好枯燥的科学和数据”的角度看,这本书甚至可以从文字中触摸到画面,犹如纪录片一样。
在已经有很多优美的生物纪录片的时候,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看这本书,对生物的出生、死亡和不同的时间轴进行想象,甚至可以通过文字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感知与定位人类的生命尽管如此,读书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现如今,无数的数据横流,人们在信息流中被冲刷得摇摇欲坠,知识的珍贵性开始令人怀疑。因此每读一本书,其实都要回答一个问题:读这本书有什么用?
这确实是一个难题。尤其是在现今资讯泛滥之际,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,对于科普的需求,比起之前的“地理大发现”时代,很难说是增强还是减弱。而在这背后,一本书如果要很好的推介自己,关键是筛选出足够与读者有关的信息:至少,让读者明白科学与他自身的关系。
相比于看一本书,在视频网站上看书籍介绍,可能是更多人的选择:既可以很快的获得资讯,也能够相对付出更少的能量,因为对于一本书的大致内容和知识点,很多资深的视频区UP主已经总结得很好了。
如果这本书也这样读,我觉得会缺少一些东西。当然,少的不是知识点,如果按照之前那样来读这本书,可能不少人读完之后只能感慨:“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。”
这本书恰恰可以换一个阅读方式。比如,一天晚饭之后,散步回来,坐在沙发上随手翻一下手机,然后再拿起这本书翻一下,不用太用力,或许反而能够更快的进入一种状态:感受时间。
莫尼教授在第三章《蝙蝠》的开头,就叙述了这种感受时间的过程:“这一天剩下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,直到睡着之前,他才从有节奏的脉搏中,感觉到他的生命在一秒一秒地跳动着。”
感受脉搏或者心脏的跳动,以替代指针的跳动,生命的真实感或许会突如其来的降临到我们身上,这不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可以替代的,而是一种感觉,尽管可能并不完全是美好的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本书的写作方式颇为零散,比如在《熊》这一章,读者的思维可能很难从卵子一下子跳跃到蛙类,再跳到睡鼠和熊身上。说到底,这本书也并不是纯粹给人获取知识的。
重点是感受,并且在感受过后可以展开想象。比如,现代社会没有人可以活过150年,可是地球上的生命从40亿年前就开始演化。将有限的自我生命,放入到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进程中去想象,仿若生命是一道夜空中的闪电,短暂易逝,却灿烂夺目。
如果依托这本书中的知识,进一步展开想象:从一朵花,一棵松树,到小小的蜉蝣,大大的鲸鱼,每一个生命似乎都在时间的长河中奏响属于他们的乐章。而我们也可以进入其中,有时候是花,有时候是树,有时候是其他生物,这种感受也能拓宽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。就如同庄子所说:“不知周之梦为胡蝶(蝴蝶)与,胡蝶之梦为周与?”
在莫尼教授这本书中,也有很多把人和其他生物相比较的例子,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蝉:人类的童年和北美13年蝉或17年蝉一样长。每隔13年或者17年,就有数十亿只“周期蝉”同时破土而出,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周期的秘密。
说到底,人们对于其他生命感兴趣,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自己感兴趣。而这,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读一读和生命、时间有关的书的缘故——人类需要一次又一次,在宇宙中重新给自己短暂的生命以定位。
标签: